鱼鳔素有“海洋中的极品滋补品”美誉,在我国食用鳔有悠久的历史,北魏贾思勰《齐名要术》中就有把石首鱼鳔进行加工食用的记载。到唐代,鱼鳔成为贡品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载:吴郡(今苏州市)每年贡“压胞(鱼鳔)七斤”。到清朝,鱼鳔列为补品。《本草新编》载:鱼鳔“补精益血”。现代中药学认为,鱼鳔昧甘性平,养血止血、补肾固精。用鳔配合中药,可治疗消化性溃疡、肺结核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脉管炎等。直接服用鱼鳔胶珠,对神经衰弱、小儿慢脾风、妇女经亏、赤白带下、崩漏等,都有显著疗效。
我国医务工作者研究发现,鱼鳔有促进精囊分泌果糖,为精力提供能量的作用。按这一机理,配制成系列男性不孕药物,有“鱼鳔生精”、“补肾生精汤”和“去浊生精汤”据临床观察,对不孕症治愈率达78.15%。鱼鳔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,提高食欲,有利于防治食欲不振、厌食、消化不良、腹胀、便秘等病症;能增强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力,增强体力、消除疲劳;能滋润皮肤,使皮肤细腻光润,避免枯燥干裂;能加强脑与神经及内功能,促进生长发育,提高思维和智力,维持腺体正常分泌;并可防治智力减退、神经传导滞缓、反应迟钝、小儿发育不良、产妇乳汁分泌不足、老年健忘失眠等。由于鱼鳔含有大量胶汁,又具有活血、补血、止血、御寒祛湿等功效,所以能提高免疫力。据一些医学专家多年跟踪研究,鱼鳔对治疗食道癌、胃癌也有一定疗效。(信息来源自:中国渔业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