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水产集团龙门食品有限公司
Shanghai Fisheries Group Longmen Food Co.,Ltd.

服务热线:

4006199175

从赵本山听真话“怒发冲冠”而想到的
来源: | 作者: | 发布时间: 2010-07-01 | 25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   据新民晚报载:4月11日,一些颇有名气的文化人应邀参加了赵本山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研讨会,在研讨会上,赵本山要求与会者对他出品的电视剧《乡村爱情故事》评头论足。他在研讨会开始的致辞时讲到:“在公司,周围的人天天都说好话,我今天就想听坏话和真话。我永远感谢让我经受磨难的人和给我批评的人。”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,当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对赵本山和《乡村爱情故事》讲了一席实话实说的“真话”,赵本山竟当众发飙,发表了一通言辞激烈的“反驳”和“嘲笑”,用上海话来说,不仅让讲真话的曾庆瑞教授顿时停在了“杠头上”,也让参加研讨会的来宾们如坐针毡,惊诧不已。

    看了这则报道,不由使人感叹:讲真话真难,听真话更难。

    讲真话真难,是因为真话往往逆耳、刺耳,一般不太中听。假如真话是批评的建议和意见,一旦讲了,如听者心中不悦,无意中往往就会得罪人。如果听者是同事、朋友,最多疏远一阵,一般还不至于割袍断义,划地绝交。但可以想像的是,如果曾庆瑞教授是赵本山的下属,那后果可能就会“很严重”了。由此可见,讲真话,似乎真的很不容易,真的很难。但是,只要真话是心里话,是与人为善,那么,这种讲真话,总比讲假话、讲大话、讲空话来得好。

    听真话更难,是因为听真话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古语云: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”很多时候,对棋局的判断,看棋的“旁观者”往往比下棋的“当局者”来的清楚。因为身处事中,往往不易察觉自己的缺陷与问题;而旁观者,置身事外,看问题比较客观,故往往反而清醒。唐朝著名的大臣魏征,经常向唐太宗进谏,指出时政的弊端和缺点。唐太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有道明君,虽还不能每每做到闻过则喜,但也却能基本做到从谏如流,闻过则改。正因为这样,在当时百废待举的大唐开国时期,造就了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“贞观之治”。但是魏征有时不顾唐太宗颜面,犯颜直谏讲真话,也经常惹得唐太宗光火,以至有时情急之下,在私下里对长孙皇后说:“早晚有一天,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。”尽管这只是一时的气话,但可见,唐太宗能听真话,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为听真话和讲真话一样,都需要有勇气,尤其是听真话,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,需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。

    讲真话和听真话,从哲学角度而言,意味着对过去的“扬弃”,而这种“扬弃”体现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发展过程。但愿在我们的生活里,少一些赵本山听真话后的“怒发冲冠”,多一些听真话后的“海纳百川”,如此,则讲真话的人就会越来越多,我们的事业也就一定会蒸蒸日上。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(莒   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