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,更是人类观看世界的基本器官。同样,许多动物都得靠眼睛来寻找食物或躲避追杀。然而,神秘的大自然时不时会给我们一些惊奇。研究人员发现,有一些种类的动物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视力或者视力退化,成为动物世界中的盲者。这些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深海中,黑暗的世界令这些动物的眼睛没有用武之地。了解这些珍稀动物,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生物的多样化特征,进一步认识到生物演化的一些特点。
盲眼龙虾
在澳大利亚2000多米深的海洋中,生活着一种盲眼龙虾。由于深海中没有光亮,这些龙虾的视力已经退化到眼盲的程度。它们的身体呈白色,背部及边缘为橘红色。这些龙虾体长7~12厘米,靠水波的细微变化来觅食或躲避敌害。除了眼盲的特征外,它们的突出特征是大螯,它们的一对大螯中,一只形态正常,而另一只则演化成了形状怪异而细长的螯足。这种螯足就像是一把长锯子,其长度和体长差不多。盲眼龙虾就是靠有力的爪子和螯足来捕食和对付敌害。
盲眼鲶鱼
2010年,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在亚马孙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,发现了一种新品种鲶鱼。它的突出特征是盲眼、体型细小、身体呈大红色,主要生活于地下暗河中。盲眼鲶鱼发现于巴西的朗多尼亚州。当时,该州一个小村庄的村民正在打井,他们突然在提水桶中发现了这种罕见的鱼类。在该州的20口新打的水井中,还有另外12口井发现了这种盲眼鲶鱼。
盲眼洞螈
洞螈因达尔文而闻名于世。达尔文在他的著作《物种起源:用进废退》第五章中描述洞穴生物时记载过,他称它们为“远古生命的残骸”。洞螈是终生保持幼体形态的水生蝾螈,体长不到30厘米,全身呈白色。它们有发达的外鳃,鳃为红色,呈羽状。由于洞螈长期生活在漆黑的洞穴中,它们的眼睛退化到几乎难辨,皮肤中没有色素。有趣的是,如果洞螈生活在有光线的地方,它们将长出明显的眼睛和褐色的皮肤,但是这个眼睛不是完全的,缺失重要的视神经,所以此时它们虽然有眼睛,但仍然是盲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