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着太湖开捕的机会,我搭上“捕头”阿三的小网船,出湖捕鱼去。
阿三祖上三代都是太湖渔民,从小耳濡目染,阿三练就了捕鱼摸虾的好把式。漆黑的夜晚,他只要将撑船的“竹篙”往湖底淤泥中一插,然后闻一下淤泥,就知道船在太湖的大概方位了,可见他对太湖的熟悉程度。所以,每次他捕的鱼总是最多、个头也最大,令人好生叹服。
太湖中最常见的捕鱼工具是“网簖”。顾名思义,网簖是以竹竿为支架,四周围之以网。网簖可长可短,长者可以连绵不绝四五百米。但不管长短,一个网簖只留三个入口,这个入口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,鱼儿一旦沿着围网游进网口,就犹如进入了奇门遁甲的九宫八卦阵,只进不出,再也无力回天了。
阿三的网船很小,是跳上去要晃三晃的那种,偌大的湖面上,就像一只大码皮鞋。但阿三摇橹的手艺真是高超,波涛翻滚间依然能四平八稳凌波微步。他的网簖排布在禹王庙附近水域,或许是我捕鱼心切,船上遥看似已离得很近,路程却不短。
网船像箭一般直线而行,一盏茶光景,我们来到网簖前。随着阿三稔熟的动作,蔚蓝的渔网上下翻飞,一网鱼起水了,除了“太湖三白”,这片水域还盛产梅鲚、鳜鱼和鲃鱼,还有大头鲢鱼,它们依次出现,使四季太湖生机勃勃。
嗬,这一网足足有300多斤,鲢鱼、白鱼、鲤鱼、梅鲚鱼,无数的鱼混杂其中。起水的瞬间,或活蹦乱跳,或张嘴吐气,还有冲鼻的湖腥味,那场景很是震撼。其中,大的白鱼、红条有3斤左右,很有品相;小的鳑鲏鱼、梅鲚鱼却只有二三厘米。唉,小鱼儿啊,你们为何不伶俐一点,游离这万劫不复的虎口呢。然而,整个太湖布满了数万条网簖,恰似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网,鱼儿纵然再小、再机灵,又如何游走得开?
有人说,太湖不间断捕一年鱼,那湖中所有的鱼虾将捕尽捉绝。我想,这可如何是好呢。幸好,能将鱼一网打尽的“高踏网”明年将禁用;幸好,每年有大半年的休渔期;幸好,生长在太湖边的人们,心中已深植了“呵护母亲湖”的理念。只要湖水能更清一些,我们少吃一尾鱼,又有什么关系?
(新民晚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