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赏菊品蟹时节,朋友送邻居余阿姨一张特级阳澄湖大闸蟹礼品券,余阿姨兴致勃勃请我们一起来品尝,想不到打开包装傻了眼,卡上说明是雄蟹4两一只,雌蟹3两一只,但到手的蟹,不仅分量大大缩水,变成雄蟹3两一只,雌蟹2两一只。而且最要命的是,一共三对6只蟹竟然死了2只,死蟹占三分之一。
余阿姨气愤之下打电话给这家公司,接电话小姐回答:“你要当场检查,第二天本公司就不保证死活了。余阿姨说:“现在秋冬季节,蟹在低温下存活三四天应该不成问题的,我怀疑你们的蟹是否用洗蟹粉洗过?”小姐回答倒也爽气:“那你去找有关部门检验呀!”
听了她的话,余阿姨顿时哑口无言,怎么去做鉴定呢?就是找到那个部门,为了两只死蟹大动干戈,要浪费多少时间呀?余阿姨想了半天,只能自认倒霉。
我见余阿姨很沮丧,突然想起前些天从《扬子晚报》看到一则消息,说不法商贩用洗蟹粉将稻田蟹洗成阳澄湖大闸蟹。余阿姨听了大吃一惊,于是剩下的4只蟹,倒底吃还是不吃?不吃扔掉可惜,吃么又担心吃出毛病。
现在的阳澄湖大闸蟹用洗蟹粉一说,这肯定不是正宗商家所为,但如果有贪利之徒浑水摸鱼,哪怕只是一家两家,也会让好食蟹者大感头疼,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。我想这也不单是蟹的问题,而是商家的诚信素质。食品安全与民生有关,看来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密切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了。